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京佳教育公职培训领军品牌
考前看一看,万一考试遇到原题了呢?
题目质量高,关键是单题所占分值高!
内容不算多,一会时间就能看完了呢!
一、35道简答题
?
1、新课程理念改革的“四观”
简述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应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2.学生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做到乐观估计学生天性,多看优点多赞美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简述现代教师观
1.角色转变怎样练习追女课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开放教师
2.行为转变: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民主、互动和教学相长怎样练习追女课程;教学上强调课程帮助引导启发;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强调合作
简述现代创新观
1.破除知识中心,敢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2.破除教师权威,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3.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态度比答案更重要,多赞赏
4.破除智力中心的观念
简述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科学
?
2、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
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
4、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
5、怎样帮助学生?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
6、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
7、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
8、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怎样练习追女课程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
9、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
10、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
11、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
1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
13、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
14、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两再一新”)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
15、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
17、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
18、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19、简述学制建立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
20、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搜集与整理材料
5.撰写研究报告
6.总结与评价
?
21、简述课程的类型
1.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和对学习的要求,以及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按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5.按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按课程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22、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小学以综合课程为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23、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
24、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功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评价观念: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综合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 评价过程: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
25、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
26、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起到“点”和“拨”的作用。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4.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5.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2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4)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5)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6)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2.缺点:(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2)不利于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等的培养。(3)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4)不能很好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
28、简述备课的主要内容
1.备教材,即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有关教科书。
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要等。
3.备教法,即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设计教学方法。
?
29、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1.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2.学生在活动交往过程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规律
?
30、简述贯彻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
31、简述贯彻德育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
32、简述贯彻德育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包括校长、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职工等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面貌的培养,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实现的。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
33、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途径
1.思想品德与其它学科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4.共青团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政学习等6.班主任工作
?
34、简述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运用语言说服时应注意: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总结
2.运用事实说服时应注意:目的明确,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活动中加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
?
35、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3.形成良好班风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二、18道材料分析题
经典材料分析题1
据羊城晚报2005年9月13日报道:广州某高校学生小陈说.从开学至今.有一位专业课的老师。每逢上课必先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我这本教材已经卖出了3000多册了,很受欢迎的。看在你们是我的学生,原价45元。按优惠价40元卖给你们吧。”看学生好像听得有点儿不耐烦,该老师立即变换脸色,强调这是自愿购买的,但期未考试与这本教材有很大关系。另一名学生小曾也讲述了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系里开选修课,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去听课。大家都没忘带上师兄师姐用过的教材。上课时,任课老师询问是否都有教材,学生大多说有了。“怎么可能,我还没向你们介绍我的书呢?”老师很纳闷,看了学生们手中的书才发现、都是借来的旧书。“书岂能乱借?是谁借给你们的,我要去追究他……”该老师大发雷霆。后来,很多学生怕连累了师兄师姐,都乖乖地买了新书,还都排队让老师签名。签名时,该任课老师很高兴.因为她认为学生舍得买书才会专心读书。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该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回答:(1)该材料反映出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上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违背了尊重和热爱学生和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2)教师向学生推销自己的书,把学生当做自己牟利的对象。表明了我们的一些教师已经受到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思想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变味,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3)教师以考试作诱饵,威胁学生买书,事实上已经超出了自由、自愿的范围,是以权谋私的行为。(4)不允许学生借书,并要追究出借人的责任,更是一个蛮横的、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要求。
经典材料分析题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回答: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经典材料分析题3
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问题:(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回答:(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经典材料分析题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回答:(1)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他们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动作和语言是少年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少年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2)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微的喧闹。改变课堂的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作适当而必要的引导。
经典材料分析题5
孙老师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她.故到院办大吵打闹。因备感委屈,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声泪俱下,无法继续上课,。后又在教师的集体活动中,不顾场合,只要看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宣泄心中的不快。
问题: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孙老师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回答:此题评价教师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及对荣誉的态度。按照教师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1)教师应正确地对待领导,正确地对待荣誉。正确地对待自己,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多从自身寻找原因;(2)教师不应该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应将不快的情绪告诉学生。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3)领导对教师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规定与可能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
经典材料分析题6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已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问题:(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2)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回答:(1)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哲理: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推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2)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颇深。1. 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一输),亦非损己利人(输一赢)。我们工作的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是“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2.助人者自助!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重要作用。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虽说广大教师的工作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对此教职工之间应该提倡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敬业乐群的双赢理念。教师之间无论是在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尊重对方的劳动,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树立同行相亲、相助的新风尚。任何轻视、贬低别人的言行或不择手段地抬高自己都是不道德的。只有这样,上下一心,左右协调,团结乐群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学校兴旺发达。
经典材料分析题7
某初三学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邻座学习,班主任老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问题: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回答:(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2)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佼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3)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性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经典材料分析题8
1998 年9月4日,对于辽宁朝阳市第二中学高(二)8班的男生崔某来说,是一个灾难的日子。当晚6时,学生下课的时候,学生多聚集在楼内走廊,外面正下着大雨。秩序非常混乱。崔某在走廊内鼓掌喧闹,被时任副校长的易淑荣撞见。易拍打崔某后背几下,说:“你起哄什么。幸灾乐祸呀!”易拽住崔某的衣服去八班。崔某边走边嚷:“你校长凭什么打人?”高二(8)班班主任许晓晨上前打了崔某左面部两耳光。崔某感觉听力下降.耳鸣。经法医鉴定,崔某左耳被暴力打击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构成轻伤。后又经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所对崔某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为“患神经官能症,人格偏离:被打后所反映出来的神经性症状与被打事件及个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据《辽宁晚报》报道,经过三年多诉讼后,对学生实施体罚的老师和校方赔偿崔某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31万元。据悉,这是目前国内体罚学生事件引发的最大的一笔赔偿。这一事件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回答:(1)首先易校长与班主任许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对崔同学的做法是一种体罚学生的手段,教师体罚学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的。(2)事例告诉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3)加强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表现: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
经典材料分析题9
涛涛爱淘气,。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涛涛批评说: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问题: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回答:校长的批评是对的。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讲。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经典材料分析题10
(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2)据报载: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请结合这两个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
回答:以上两个案例实际上都说明:一个教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反之则会使孩子的学习倒退,甚至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所谓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它通过教师的话语、暗示、行动等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复杂的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期望有积极和消极的差别,教师应力求发挥人际期望的积极效应,防止消极的效应,这取决于教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根据期望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
经典材料分析题11
现代教育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据中国日报报道:2010年6月13日下午,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一(二)班课堂上,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
问题:作为一名教师,你对胡老师砸手机的行为如何看,并作分析。
回答:胡老师的做法不正确。从法律角度讲,老师无权损坏学生的财物,胡老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应该将手机收过来做暂时保管,然后做善后事宜。绝不能砸烂丢掉。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从长期效果上讲,班主任胡老师的这种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强行遏制,远不及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经典材料分析题12
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
问题: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认识。
回答: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容,和学生联系比较紧密,是对学生意志品质方面培养的良好内容。本案例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品德形成加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树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落实到具体案例中这位教师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 在主动体验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关注到了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不再只重所谓的“结果”。设计体现出了开放性和创造性。活动设计.一方面是弘扬主题,另一方面也有引出不同意见的意图,进而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新要求,激发了学生个体的自主精神与首创精神。(2)在合作学习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小组学习的遂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间实现信息与资源交流,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3) 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健康成长。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环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形式,而是融人生活、联系现实的一种课内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不能被“神圣化”。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赏识者。不是教育教学的垄断者和包办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作用,对课内教学与教材作必要有益的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技巧.改进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和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
经典材料分析题1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本性”孤僻、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问题:结合所给材料.论述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教师个性品质的特殊要求。
回答:(1)教师职业劳动具有许多特殊性,其中在人际关系中,必须正确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领导、与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有着各种特殊性;(2)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侧重于人的气质和性格方面;(3) 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于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对个性的要求是非常突出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性格,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乐群性”。乐群性即乐于与他人、与群众共同相处的性格,作为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交往,甘为学生献身.而且离开了学生甚至会感到不适。
经典材料分析题14
波波很贪玩,.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渡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
问题: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
回答:张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非法拘禁他人要负刑事责任的。
经典材料分析题15
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多年,桃李满天下,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当时系里只有4个教师,l0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但他毫不动摇。
问题:从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回答:(1)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2)教师应该具有艰苦奋斗的品质;(3)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要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经典材料分析题16
李某有一女李霞l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问题: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回答:(1)案例中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义务教育分别从家庭和社会方面作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违法主体是李某及个体户。(4)对李某: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对材料中的个体户: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l6 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经典材料分析题17
学校规定初三学生必须在6点钟到校参加早自修,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修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看到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他这才有所收敛。
问题: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回答:本材料主要反映了“我”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这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即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这位教师的做法在我们的身边也常有出现。面对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们无计可施。只得用“罚站”、“威胁”来对付他们,取得的效果看似有效,其实学生并非真正地接受,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我觉得教师应该采用“说理”教育来对待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找那些学生谈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多付出一点爱,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时,相信他们会改正缺点,努力做得更好。
经典材料分析题18
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
问题:(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2)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回答:(1)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了”、“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2)1-述案情给我们的启示有: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大家都在看
教师编制到底有多大用?
11月5号教师资格证考试,肯定考这些……
女生为什么要考教师资格证?
最受异性欢迎的工作排行
考研?创业?就业?公务员考试?应届生求职发展计划全攻略,动起来!
京佳教育
jingjiav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